测定风向和风速
认真标注水样
研讨植被种类
黄河河边合影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奔腾的河水孕育了千年文明。为深入探究黄河水质状况与生态环境,持续推进郑州市第一〇一中学“基于项目学习的跨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工作,11 月 25 日下午, 学校地理组全体教师及化学组部分教师,奔赴惠济区天河路附近黄河河段,开展跨学科主题教研活动。
研讨第一站,老师们抵达索须河北路的沉沙池,聚焦沉沙池的结构与运行机制,探寻其中的奥秘。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处为一级沉沙池,是龙湖调蓄水源工程的关键一环。其水源取自花园口提灌站的黄河水,经本池完成一级沉淀,再依次进行二级与三级沉淀,最终借贾鲁河等水道,将澄澈的清水送往郑东新区龙湖,其生态功能非常显著。听完工作人员的介绍,教师们就黄河河流的走向与虹吸原理展开了热烈研讨、思维碰撞、智慧交融,在集思广益中凝聚共识。
研讨第二站,老师们来到黄河岸边,对黄河水质及湿地生态进行深度研究交流。郑州市第一〇一中学教师刘倩等精心采集草本植物样本,细究根系特征,剖析湿地生态的多样性;郑州市第一〇一中学教师何志蕴则以“柳树缘何能于湿润之处生长”为主题,向大家作了详细讲解;郑州市第一〇一中学教师郭巧梅、李朋娟捕捉到了“边滩”这一壮丽的地貌景观,并和大家分享其形成过程;郑州市第一〇一中学教师王高龙、仵红雨不辞辛劳,沿岸多点采集黄河水样,以备后续分析和教学之需;有“大摄影师”之称的郑州市第一〇一中学教师武丹则始终不放过每一幅精彩的自然图景,为大家记录丰富的图像资料。参与教师分工协作,收获满满。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郑州市第一〇一中学地理组、化学组一向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先后开展了多次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使学科教学形式更加丰富、构建了立体化的教学和教研模式,有效提升了教研和教学质量。
据悉,郑州市第一〇一中学与北京师范大学携手开展的“项目式学习”已步入中期阶段,此次教研活动也是项目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经过本次考察,郑州市第一〇一中学教师定能深入推进“项目式学习”,反哺教学,进一步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助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图/文: 郑州101中学 郑州101中学教师发展中心 责编:郝彬焱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