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凤老师以情景化教学引人入胜
认真听课的数学组教师及校领导
积极参与评课的老师们
3月31日,郑州市第四十四高级中学以“多维视域下的数学之美”为主题,推出了“跨学科融合”公开课系列活动。四位青年数学教师分别从实践应用、文化传承、历史溯源、技术赋能等角度切入,带领学生开启了一场贯通抽象与具象、联结传统与现代的数学探索之旅。
郑州市第四十四高级中学数学组以“多维视域下的数学之美”为主题,开展教学活动。陈佳冰老师从负数开方的困境溯源复数诞生,赵珊珊老师融入多媒体技术具象复平面变换,赵梦园老师借文物三维图解构斜二测画法,张玉凤老师用建筑改造项目激活几何计算。四节课形成“历史溯源——几何建模——文化解码——实践应用”育人闭环,通过数学史情境浸润、生活化教具开发、跨学科资源统整,实现抽象概念具象化、碎片知识结构化、学科素养生活化。从复数迭代的艺术图案到宿舍楼改造的工程图纸,见证核心素养在真实问题解决中落地生根。
课后,全体数学教研组教师在组长张怀鹏老师主持下进行了评课活动。他表示,此次主题教研活动展现了数学组“以真实问题为导向,以跨界思维育素养”的教学追求,授课教师认真准备,听课教师虚心学习,真正起到了讲者有提高,听者有收获的效果。教务处副主任于威也鼓励道:“四位青年教师以创新设计践行核心素养导向,通过数学史溯源、几何直观建构、文物情境浸润、真实项目驱动,实现知识迁移与跨学科融合,展现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度突破,切实做到了让数学教育成为培育理性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核心载体。”
活动最后,副校长刘长庚表示,学校在开学初就提出了“加强学科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号召,此次多元化的数学课堂更是充分展示了“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多维突破,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方向,希望青年教师在“新高考”背景下深耕教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静候教育花开。
图/文: 郑州44中 张玉凤、陈佳冰 责编:樊亚蕾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