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玥老师执教的语文课《赵州桥》
聋生化身小小讲解员介绍赵州桥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认真观摩课堂
现场交流互动
为促进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与特殊教育学校的交流合作,搭建长效交流机制,日前,郑州市盲聋哑学校与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正式建立“校校联合培养”模式,郑州市盲聋哑学校每学期开展6次进校观摩课活动,通过沉浸式教学观摩促进师范人才培养。4月10日,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们走进郑州市盲聋哑学校参观学习,在真实课堂场域中提升对特殊教育的专业认知,并观摩了该校聋五年级杨玥老师执教的语文课《赵州桥》。
在四楼会议室,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学生们沉浸式体验了一堂生动的语文课。杨玥老师以“小小观察家”和“小小记录家”为情景主题,引导聋哑学生通过读、画、圈、说等方式深入理解赵州桥的特点,并巧妙融入“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教学。课堂中,聋哑学生们积极互动,用手语和文字自信地表达对赵州桥的理解。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学生们全程专注观摩,被特殊教育课堂的创意设计与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深深感染。
课后,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学生们围绕这堂课展开热烈讨论,并积极向郑州市盲聋哑学校聋教处主任陈旭请教特殊教育的教学技巧和课堂设计理念。他们表示,这次观摩打破了以往对特殊教育的刻板印象,深刻体会到教师如何通过个性化教学激发聋哑学生的学习潜能。陈旭也结合二十余年特教经验,耐心解答问题,现场交流氛围轻松而热烈。
此次观摩课活动的开展,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了解特殊教育的窗口。未来,郑州市盲聋哑学校将继续加强与高校、社会的互动,让特殊教育的成果被更多人看见,同时也为聋哑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图/文: 盲聋哑学校 图/文 朱贺/王璐瑶 责编:王佳莉 | 打印